国际雪橇联合会(FILb体育)世界杯分站赛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落下帷幕,这场被誉为“冰上F1”的赛事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的激烈角逐,德国名将费利克斯·洛赫以绝对优势斩获男子单人雪橇冠军,实现本赛季三连冠;而中国队在混合团体项目中表现亮眼,以第四名的成绩刷新历史最佳战绩,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注入强心剂。
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34岁的费利克斯·洛赫延续了其“冰上王者”的传奇,他在两轮滑行中均以近乎完美的过弯技术和爆发性起跑领先对手,最终以1分35秒278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奥地利选手沃尔夫冈·金德尔0.412秒,洛赫赛后表示:“因斯布鲁克的赛道弯道复杂,但我的团队在器材调试上做了充分准备,这让我能专注于每一个细节。”
德国队在雪橇项目上的统治力堪称恐怖,本赛季已结束的三站比赛中,德国选手包揽了男子单人、双人及女子单人全部金牌,其国家队教练乔治·哈克尔透露,德国队通过风洞实验和AI轨迹分析优化运动员动作,甚至“将雪橇刃的弧度精确到0.1毫米”,这种科技与训练的深度融合,让其他队伍望尘莫及。
本届比赛的最大惊喜来自中国队,由范铎耀、王沛宣、黄叶波/彭俊越组成的混合团体首次闯入决赛轮,并以2分24秒591的成绩位列第四,仅落后季军拉脱维亚队0.3秒,尽管与奖牌失之交臂,但这一成绩已超越平昌冬奥会第八名的纪录。
“我们过去的目标是‘完赛’,现在敢想‘争牌’了!”中国队主教练施耐德兴奋地说,据悉,中国雪橇队自2015年建队以来,通过“外训外赛”策略快速成长,本赛季,队伍在挪威利勒哈默尔建立了海外训练基地,并聘请前德国队技术顾问克劳斯·迈尔指导弯道技术,运动员王沛宣坦言:“欧洲选手的滑行线路曾让我们惊叹,但现在我们也能在关键弯道和他们拼速度了。”
因斯布鲁克赛道以高速连续弯道著称,最高时速可达135公里,本站比赛期间,意大利选手安德烈亚·诺埃在训练中因雪橇失控撞墙,导致肩部脱臼,引发对安全性的讨论,国际雪橇联合会随即宣布,将在下赛季启用新型复合材料头盔,其抗冲击能力提升40%。
FIL技术委员会主席马库斯·齐默尔曼透露,未来可能对雪橇重量上限进行调整:“现行规则下,选手为减重甚至牺牲肌肉量,这不符合健康竞技的理念。”这一提案若通过,或将对依赖体重的传统强队造成冲击。
随着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临近,雪橇项目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,德国队虽强势,但奥地利、拉脱维亚等队通过“青年计划”培养的新秀已崭露头角,19岁的奥地利小将莉莎·舒尔特在女子单人赛中滑出赛道最快分段成绩,被外媒誉为“下一个纳塔莉·盖森贝格尔”。
中国队则瞄准团体项目突破口,范铎耀表示:“我们的接力配合还有提升空间,如果能解决第二棒交接的减速问题,站上领奖台并非幻想。”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评价称:“中国雪橇的进步证明,非传统强国只要找准方向,同样能改写历史。”
尽管竞技水平不断提升,雪橇仍面临小众化困境,FIL市场总监安娜·索菲亚指出:“这项运动需要更多‘故事’——比如选手的成长历程或科技背后的细节。”本赛季,FIL尝试在社交媒体发布选手第一视角滑行视频,单条播放量超200万次。
中国市场的潜力被广泛看好,北京冬奥会期间,雪橇项目电视转播收视率较往届增长300%,国内体育品牌安踏已与中国雪橇队达成装备赞助协议,并计划推出青少年雪橇体验营。